ㄍㄢˋ的震撼

4歲1月


大寶上學一星期還算順利,倒是上學後的第一個週末大寶跟爸爸之間的相處有點不平靜

我是聽轉述的,星期六爸爸說大寶在外公家無意間說出了「ㄍㄢˋ」一個音

我不停地問「當時有沒有任何情境誘使他這樣說」

爸爸很肯定地說沒有,他正在放旅遊VCD給外公看,當時沒有任何人講話,大寶愉快地盯著電腦看這樣

反正,我們討論的結果是,他並不知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,也不知道怎麼用,就像在練習發一個…音

所以我們用聊天的方式,像點名一樣叫出了所有大寶認識的人,問他有沒有聽過誰這樣講(認識我家大寶嗎?那你也被點名了)

他一個一個搖頭,一個一個回答沒有,漸漸了解這個字不太好,沒有人會講

當然,我有時候私底下跟爸爸討論事情,激動之處自己都會因為情緒冒出這個字,而爸爸自己跟兄弟間也是這樣來這樣去,但是真的沒有大人會在小孩面前這樣講,即使是常常狀況外、神經比電線杆粗、只看得到自己的外公也沒有這樣

不過,我家爸爸因為這件事開始變得有點….敏感起來,整個週末就聽到他不停的責罵小孩,細節記在別的地方就不在這邊提了,除了因此上演嚴厲的懲罰第七集外(當然不再是因為吃飯了@@!),連站沒站相都會被爸爸罵,….

「你在學校到底學了什麼」
「你在學校都學這些嗎」
「我看你不要去學校好了」

這些話整個週末不停蹦出來….,到了星期一我有點受不了了

這中間他們有冷戰的時候,我只好叫一直賴在我身邊的大寶去拿注音讀本,這時小寶心情很好還跟著嗚嗚拉拉,我們一起唸起注音符號來,唸起興頭了,我跟他說他在學校學了很多知識,注音符號只是其中一種,還有唱歌謠、學美術勞作、學體能活動、學音樂節拍等等等,光是注音符號他現在念的37個音,都還只是基本的知識,注音符號還有好多好多東西要繼續學下去,連他會的英文字母也是最基本的,延伸出去有更多東西要念,他很用力的點頭…

我馬上接著說「所以呀,你根本沒有空去學朋友講什麼了,你覺得呢」

「對呀,我學老師說的都來不及了」

我們又繞著這話題講了好一會,我想他有點了解爸爸這幾天為什麼這麼容易生氣,所以我就請他過去跟爸爸再去說說話,只是爸爸看起來還是蠻生氣的…

事後我有跟爸爸說,太反應過度其實蠻傷人的,尤其大寶剛接觸到一個小型的社會,生活開始多元起來,有好奇有疑惑是難免,爸爸再這樣下去只是讓小孩回家都不敢說話罷了(回家不講話的一天終究會來,但我希望是15歲以後@@~),我們都是肯定家庭教育重於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人,那就更應該相信自己、再給自己和孩子機會

看起來,星期二,也就是昨天,好很多了,爸爸情緒看起來有點恢復正常,兩個人也討論起電動起來,我也有上進唷,現在不會再一直問「你在學校發生什麼事呀」,因此大寶反而會自己開始批哩啪啦說一堆事情

上學呀,對大人和孩子都是一種學習跟挑戰哩

沒想到,我「挫著等」的生病症候群還沒到,卻是先上演這個戲碼


這禮拜一定要看到NA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