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避暑之老城遊-天與地

20180714(六)~20180721(六)
15歲7月和12歲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天壇是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,建築上有很多除了尊敬天也想接近天的意涵,我這老百姓看祈年殿覺得很有清朝烏紗帽的感覺,據說祈年殿和皇穹宇使用這樣圓形尖頂建築,層層收縮上舉寓意著與天接近的感覺。

殿中大大小小橫的直的圓的雕的各式各樣木柱,都用數量賦予不同的涵義,像是四季、一年12個月、一天12個時辰、二十四個節氣、二十八個星宿等等。

皇穹宇內的圓形圍牆另有一名稱叫「回音壁」,是很多遊客聚集的地方,圓形圍牆看似簡單卻內涵精密的數學計算加上牆面平整光潔,能夠有規則地傳遞聲波產生回音(在回音壁我整個在發呆讓三位男士去試回音,這才發現在這兒完全沒照片……)。

燔柴爐

圜丘
據說層數、直徑、直徑總和都和九的倍數及五的數字有關,內涵九五之尊的意義。


望燈台是祭祀照明用的燈具,本來有三座,戰亂後目前只剩這一只

包含上面所有建築物在內的天壇公園,對我們四個來說幅員非常遼闊,真的走了好一陣子,公園裡有人練拳、有人練球、有人練高音,是個很悠閒的地方

後來我們到孔廟去,想要再去地壇時已經過了營業時間,只能感受到早上天壇處處圓形的建築和地壇處處方形的感覺,就沒有體驗到古時候皇帝祭拜土地神的相關細節。

不過也能感受到地壇公園也是個很好散心運動的地方。

然後,這一天結束,發現自己因為穿錯鞋子,結果長水泡(真得蠻好笑的….Orz) 。